链接已成功复制
saudipedia Logo
先知寺
阅读时间为 2 分钟

先知寺 (Prophet's Mosque) 是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建造的最后一座清真寺,在穆斯林心中,其神圣地位和宗教意义仅次于禁寺,其也与禁寺并称两大圣寺。 先知的宣讲台和窑殿[伊玛目站立在此地带领礼拜] 就在先知寺。 另外,伊斯兰教的首次宣礼也始于此寺。

先知寺的重要性

先知寺处处体现其珍贵价值。 在先知寺礼拜一次,相当于在其他清真寺(禁寺除外)礼拜 1,000 次。 此外,先知寺还是信徒渴望前往朝拜的三大清真寺之一,因为它在万能的真主面前具有崇高的美德和至高无上的地位。 先知寺还有”天堂的花园“,正如先知(愿主福安之)所告诉的那样,此外先知寺还有其他著名伊斯兰历史地标,如圣室和圣陵、窑殿和宣讲台、支柱,以及绿色穹顶,常年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先知寺的位置

先知寺位于沙特阿拉伯王国西部的麦地那。 自 1977 年以来,两圣地事务总署 [即最初的“禁寺和先知寺事务总署”] 便一直负责管理先知寺和禁寺的宗教和服务事务,提供各种设施方便游客。

先知寺的扩建

先知城就建在周围,历代哈里发和国王都很关注先知寺的建筑和建设。 先知寺面积扩大了 120 平方米。1848 至 1860 年,奥斯曼苏丹阿卜杜勒·迈吉德又将其扩建了 1,293 平方米,这是先知寺在沙特时代之前的最后一次扩建。

先知寺的建筑

先知寺的柱子、宣礼塔、大门,建筑外的庭院等,别出一格,处处都体现了其建筑形态、大小和面积在不同时代的变化。 先知寺经历了多次扩建、开发和增建,但仍保留着其建筑特点,其中最显著的有:

**媒体 [136488]**

先知寺的宣礼塔

沙特时期之前,不管是在先知(愿主福安之)的时代,抑或是正统哈里发时代,先知寺都没有让宣礼员登上去呼唤教众礼拜的宣礼塔。 比拉里·本·拉巴赫(愿主喜悦之)曾到一位来自巴尼·纳贾尔的妇女的屋顶呼唤教众晨礼,因为她的房子是先知寺附近最高的房子。 据说,比拉里还会在先知寺附近爬 7 个台阶,登上阿卜杜拉·本·欧麦尔(愿主喜悦之)的柱子叫人礼拜。 倭马亚王朝的哈里发韦立德·本·阿卜杜勒-麦立克和欧麦尔·本·阿卜杜勒-阿齐兹继续扩建先知寺,在此期间,第一座宣礼塔落成。 他在先知寺的四角都建了宣礼塔,有一座后来遭到损毁。 苏丹艾什拉夫·盖特巴依在其统治期间,于和平之门和仁慈之门之间建造了一座小型宣礼塔,该宣礼塔被称为“仁慈之门宣礼塔”。 苏丹阿卜杜勒·迈吉德扩建先知寺后,先知寺的宣礼塔达到 5 座。其中 3 座位于分别先知寺的西北、东北及正西方向,后来这 3 座宣礼塔被具有沙特时代特色且更大更漂亮的宣礼塔所取代;另外,分别位于东南和西南的两座宣礼塔则仍保留了原有结构,沙特政府不时对其进行修复。

在沙特时代,先知寺在沙特首次扩建工作时有 4 座宣礼塔。 原来位于西北和东北的宣礼塔及仁慈之门宣礼塔不复存在,代之以两座新的宣礼塔,这两座新的宣礼塔仍放置在先知寺的东北和西北方向。 沙特首次扩建工作期间建造的两座宣礼塔地基深 17 米,高 70 米, 分为形状各异的 4 层,首层地面为方形、第 2 层地面为八角形、第 3 层地面为圆形、第 4 层为带穹顶的圆锥形。 沙特第二次扩建工作中,先知寺又增添了 6 座宣礼塔。新增的宣礼塔分 5 层,地基深 50.45 米,高 104 米,比沙特首次扩建工作期间建造的宣礼塔高出 32 米,使先知寺的宣礼塔在沙特扩建工作期间达到 10 座。

先知寺的宣礼塔和绿色穹顶是先知之城麦地那的象征。 位于先知寺东南方向的宣礼塔高 60 米。 第一座宣礼塔(当时称为迈纳拉,在阿拉伯语有“灯塔”之意)是哈里发欧麦尔·本·阿卜杜勒-阿齐兹所建,他按照韦立德·本·阿卜杜勒-麦立克的指示,在先知寺的各个角落都建造了一座宣礼塔。 目前,先知寺共有 10 座高度在 70 米至 104 米之间的宣礼塔。

先知寺的门

先知寺最早建起来的时候有 3 个主门,3 个主门的名称一直保持不变。 先知寺的后门对着现在的礼拜朝向。 当时,礼拜朝向是耶路撒冷的方向。 礼拜朝向转向克尔白之后,南墙的门便关上了,代之以北墙的门为正门。 先知寺的南面建有 3 个门廊,南北面的门廊相似。 另外,奥斯曼门与西面的阿体凯门 [即现称的慈悲之门] 仍得以保留。 阿体凯门的名字源于一名来自麦加的名为阿体凯的女子。她的父亲是来自乌代·本·卡布部落的扎伊德·本·欧麦尔,她后来皈依伊斯兰教并迁居至麦地那,家住先知寺对面。 先知寺的南面建有 3 个门廊,南北面的门廊相似。 至于慈悲之门的名字由来,《布哈里圣训》上记载道:一名男子进入先知寺,请先知(愿主福安之)祈雨,于是便下了 7 天雨。 第二个星期,这名男子怕被雨水淹死,又祈求停雨, 天空随之放晴。此事被视为仁慈之举,因而将此门得名“慈悲之门”。 这个门也被称为先知之门 ,因为先知(愿主福安之)由此门进入先知寺。 最后,第三个门位于先知寺东面,此门被称为奥斯曼门的原因是,它正对着伊斯兰教重要人物奥斯曼·本·阿凡的房子。

欧麦尔·本·赫塔卜(愿主喜悦之)对先知寺进行扩建之后,门的数量达到 6 个, 在先知(愿主福安之)时代清真寺墙壁上原有的门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三扇新门。 此后,北墙、东墙和西墙各有两个门。 先知寺的门的数量随着历史上的各次扩建而增加,直到后来外门达到 100 个,内外门总数达 229 个。

**媒体 [136492]**

先知寺的支柱

在阿拉伯语中,assateenustuwanah 的复数形式,指作为建筑物基础的支柱。 在先知(愿主福安之)主理先知寺期间,先知寺的支柱是用椰枣树的树干制成的。 如果给一根支柱命名,则意味着这根支柱会被取代。 历代先知寺的扩建者都确保这些支柱的位置不变。 所以,用来替换的新支柱都会立在原来的支柱位置上,与先知(愿主福安之)时代的支柱位置保持一致。 在先知寺基卜拉区域的支柱是苏丹阿卜杜勒·迈吉德扩建该清真寺时建起来的。 其中 8 根支柱闻名遐迩,每根都独一无二。 它们分别名为:

穆赫莱盖支柱:该支柱也是先知(愿主福安之)的祈祷处。 在阿拉伯语中,穆赫莱盖是香水或芳香的意思。 据说,先知的同伴奥斯曼·本·马兹欧因不小心在先知寺吐了口水而变得闷闷不乐。 他的妻子问道:“你怎么闷闷不乐?” 他回答:“没什么,我朝着基卜拉方向祈祷时吐了口水。” 于是,他的妻子便去清洗先知寺的朝向区域,还给那里熏香,成为第一个这么做的人。 这里的支柱后来往朝向的方向挪了一点,有部分嵌入了先知的窑殿中。 这根支柱的名字“穆赫莱盖支柱”便刻在柱身上。

古勒阿支柱:分别从宣礼台、陵墓和朝向数过来的第三根支柱就是古勒阿支柱。 此支柱的名称源于阿伊莎(愿主喜悦之)的记载,她曾传述说,先知说过,在这座清真寺里,有一个地方靠近这根柱子,如果人们知道了(这个秘密),他们会抽签决定能否在那里礼拜。 于是人们望向支柱的位置,看到几个先知的同伴和迁士的孩子正站在古勒阿支柱旁边。

讨白支柱:这是从宣礼台数过来的第四根支柱,从陵墓数过来的第二根支柱,从朝向数过来的第三根支柱。 这根柱子也叫阿布·卢巴柏支柱。 当巴努·古来扎以盟友的身份与阿布·卢巴柏商议是否服从先知(愿主福安之)的统治时,阿布·卢巴柏答应了,却在喉咙处做了一个表示死亡的手势。 他这才意识到,自己的这一行为是对真主和先知的不忠敬。此事正如以下经文的揭示:“信道的人们啊! 你们不要背叛真主和使者,不要明知故犯地不忠于你们所受的信托。”(《战利品章》第 27 节) 他没有回到先知(愿主福安之)那里,而是跑到先知寺,把自己绑在柱子上(现在的讨白支柱处)并发誓称,如果他的忏悔不被真主所接受,那么除了先知(愿主福安之)之外,包括自己在内的任何人都不能给他松绑。 先知听说此事后便说:“如果他先到我这里来,我会代他祈求真主宽恕。 但他自己这么做了,我也没法在他的忏悔被接受之前为他松绑。” 之后,在乌姆·萨拉玛(愿主喜悦之)家里,真主向先知(愿主福安之)启示了阿布·卢巴柏的忏悔。乌姆·萨拉玛听见了先知的笑声后问他,真主是不是告诉了他什么开心事。 先知说:“真主接受了阿布·卢巴柏的忏悔。” “可否允许我把好消息告诉他?”乌姆·萨拉玛问道, 先知答:“请便。” 乌姆·萨拉玛站在先知寺内 [当时并未规定女性须披戴希贾布 说:“阿布·卢巴柏呀! 真主已经接受你的忏悔。” 当穆斯林们想为阿布·卢巴柏松绑时,他说:“我向真主立过誓,除先知外,任何人不得为我松绑。” 先知前来晨礼时便给阿布·卢巴柏松绑,而这根柱子便名为讨白支柱。

萨利勒支柱:它位于讨白支柱的东侧,紧靠一可俯瞰“天堂的花园”的窗户。 据说先知(愿主福安之)就是在这里进行坐静,即在清真寺或家中独自静坐,专心敬拜真主。 先知(愿主福安之)还在这里摆放了一张椰枣树叶做的床和一个枕头,以便自己躺在这根支柱旁边。

麦荷拉斯支柱:从北往南看,这根支柱位于萨利勒支柱后面,正对着一个门,先知(愿主福安之)从阿伊莎(愿主喜悦之)的居室出来后,便是经这个门到“天堂的花园”祈祷。 这根支柱也叫阿里·本·阿比·塔利卜支柱,这是因为阿里·本·阿比·塔利卜会坐在这里守护先知(愿主福安之)。

五福德支柱:从北往南看,这根支柱位于麦荷拉斯支柱的后面。 先知(愿主福安之)会坐在这里会见阿拉伯人。 这根支柱也被称为麦汁里斯吉拉带,先知的同伴和他们的长辈(愿主喜悦之)也会坐在这里。

穆拉巴阿盖布勒支柱:它位于欧麦尔·本·阿卜杜勒-阿齐兹(愿主喜悦之)修建的围墙的西墙与北墙的转角间,与五福德支柱并排。 这根支柱在圣陵里,所以游客没法目睹这根支柱。 它也被称为吉卜力勒支柱,位于先知(愿主福安之)女儿法蒂玛的居室门边,阿里·本·阿比·塔利卜便是从此门进入清真寺。

塔汗主德支柱:从北往南看,它位于先知(愿主福安之)女儿法蒂玛的居室后面。 如果游客站在该地的小窑殿旁边看,那么这根支柱便是在游客左边,即吉卜力勒门的方向,此门之前也被称为奥斯曼门。 这里有一块大理石,刻有以下这句话:此为先知(愿主福安之)夜间拜之所。

**媒体 [136491]**

绿色穹顶

绿色穹顶有很多名称,如:芳香穹顶、蓝色穹顶、白色穹顶、麦地那穹顶,以及先知穹顶。 这个穹顶建在先知寺内的圣室之上,具体而言,是在信士之母阿伊莎(愿主喜悦之)的居室之上。 历代两圣地忠仆都非常关注并精心呵护这座穹顶, 每隔三到五年就要修缮一次。 其重要意义在于先知(愿主福安之)的陵墓就位于穹顶之下。 绿色穹顶并非先知在世时的同伴或追随者所建,而是建于 1279 年。 它的底座是方形的,顶部呈八角形。 穹顶的内层为木质材料,穹顶被搭建在环绕墓室的支柱上, 把铅板钉在木结构上后,再用石膏覆盖铅板外层。 1837 年,苏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下令将穹顶从蓝色改涂成绿色,从而成为第一位将穹顶涂成绿色的统治者。 自此,穹顶每次需要翻新时都会被涂成绿色。 到了沙特时代,在开国国王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勒沙特执政期间,圣室的一些裂缝和破损得到修复,绿色穹顶恢复往日光彩。

先知寺的组成部分

先知寺的某些部分使其不同于别的清真寺,如先知的宣讲台、圣室、天堂的花园、窑殿及图书馆。 随着岁月流逝,其中大部分建筑经都经历过多次重建、扩建和开发。

先知的宣讲台

宣讲台是清真寺内的一个高台,宣讲者站在上面宣讲。 一开始,先知(愿主福安之)靠在清真寺中的椰枣树树干上宣讲。 后来他站立有困难,人们就为他设计了一个有 3 级台阶的宣讲台,并将此宣讲台放置在他的礼拜区西侧。 他经常坐在上面向人们宣讲,周围的人都能看到他。 先知(愿主福安之)的宣讲台是由木匠带来的柽柳木或阿瑟尔制成的。 在先知(愿主福安之)和正统哈里发时代,宣讲台由 2 级台阶和 1 级座位构成。 到了倭马亚王朝统治时期,宣讲台又增加了 6 级台阶,台阶总数达到 9 级。 到了阿拔斯王朝时期,宣讲台开始腐坏,之后人们首次更换了宣讲台。 1258 年,先知寺起火,宣讲台遭烧毁,也门国王麦立克·穆扎法尔送来了一座新的宣讲台。 1266 年,查希尔·贝巴尔斯· 班达克达里决定用另一座新的宣讲台替换也门国王送的那座,后来替换后的宣讲台一直使用到腐坏为止。 1417 年,木安逸德·筛赫送来一座新的宣讲台。1481 年,先知寺起火,该宣讲台遭烧毁。 城内的居民用砖块堆砌,再抹上石灰砂浆,给先知寺做了一座宣讲台。1483 年,阿什拉夫·盖特巴伊将它换成一座用大理石做的宣讲台。 最后,在 1589 年至 1590 年间,奥斯曼苏丹穆拉德三世送来一座带有镌刻和装饰,漆上金水的大理石宣讲台。 它有 12 级台阶,门外 3 级,门内 9 级,顶部是由四根柱子支撑的金字塔形穹顶。 现在,先知寺使用的宣讲台便是这一座。

圣室

圣室是指先知(愿主福安之)在先知寺内的居室。先知与信士之母阿伊莎(愿主喜悦之)同住于此,阿伊莎(愿主喜悦之)是萨迪克阿布·伯克尔的女儿。 先知(愿主福安之)来到麦地那建造这座受人尊敬的清真寺时也建造了这个居室。 此居室位于先知寺东侧,其门通向天堂的花园, 有一个房间和一个隔间。 房间有屋顶,是先知(愿主福安之)与妻子阿伊莎(愿主喜悦之)平时生活和睡觉的地方。 其南侧长 4.9 米,北侧长 5.24 米,西侧和东侧均长 3.5 米。 至于隔间,它是位于房门前的一个无屋顶的空间,有自己的门。 其南北两侧各长 5.24 米,东西两侧各长 2.5 米,墙壁高 1.6 米。 先知(愿主福安之)与他的两位同伴阿布·伯克尔和欧麦尔(愿主喜悦之)一起被安葬在阿伊莎(愿主喜悦之)的居室中。

图书馆

先知寺的第一座图书馆是在 1481 年该寺失火前所建。 《阿拉伯书籍宝库》的作者称,这座图书馆里有《古兰经》和其他珍贵的书籍。 现在的图书馆是 1933 年根据当时麦地那捐赠基金负责人奥贝德·马达尼的建议所建的。 馆藏的一些书籍在图书馆建立之前便已存于先知寺里。 先知寺的所有游客都可以使用这座图书馆及其服务。 图书馆位于先知寺内,有 3 个大厅,分别供男性、女性和儿童使用。 馆里还有一个手稿区,位于奥斯曼·本·阿凡门二楼,在沙特首次扩建工作预留区的尽头。 负责手稿装订、修复和消毒的技术区隶属于手稿区,从法赫德·本·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扩建工作预留区的 22 号门可进入该区。 图书馆里还有一个音频文件区,用于记录先知寺内的课程、布道和祷告。 从 17 号门可进入该区。 此外还有:珍本区;编目、分类与供应区;期刊与资料库区;数字图书馆区;研究、翻译、安保与安全区;礼品与交换区;以及借阅区。

**媒体 [136493]**

劳达(天堂的花园)

劳达是指先知(愿主福安之)与阿伊莎(愿主喜悦之)的居室与先知的宣讲台之间的地方。 劳达有花园之意,该名字源自先知(愿主福安之)的话:我的居室与宣讲台之间的这个地方是天堂的花园之一。 许多圣训证实了劳达的崇高,很多人会来这个尊贵的地方做礼拜。 除了主命拜外,在先知寺可供礼拜的地方中,天堂的花园可谓最佳地点,第一排礼拜最优越。 根据历史学家的说法,阿伊莎(愿主喜悦之)的居室位于劳达东侧,而先知的宣讲台位于其西侧,礼拜朝向位于南侧,与阿伊莎居室靠北的墙平行。 劳达呈长方形,长 26.5 米。 圣室前搭起了格栅,遮住了劳达的部分空间,掩藏了连接到圣室周围格栅的柱子之间的门廊空间。 因而,现在看到的劳达只有 22 米长。 从圣室的起始端到五福德支柱为 天堂的花园的宽度,此长度相当于 3 个门廊的长度,与西面的宽度相当, 约为 15 米长。

窑殿

窑殿是清真寺里伊玛目带领礼拜的位置。 先知寺的窑殿是先知(愿主福安之)礼拜的地方。 欧麦尔·本·赫塔卜(愿主喜悦之)扩建先知寺期间,把伊玛目的窑殿搬到了最南边。 奥斯曼(愿主喜悦之)扩建先知寺时,修建了一个奥斯曼壁龛。现在,这个壁龛被用作伊玛目站立的窑殿。 不管是先知(愿主福安之)时代,还是正统哈里发时代,先知寺都没有中空的窑殿。 历史资料显示,最早发现的中空窑殿可追溯至 707 年至 710 年瓦利德·本·阿卜杜勒马利克·倭麦威统治时期。 穆斯林们十分重视清真寺中使用的窑殿。 他们用伊斯兰铭文对其进行装饰,并在其上镌刻古兰经文,以反映纯粹的伊斯兰文化。 而且,他们还会把窑殿放置在清真寺的中心处,使窑殿成为表明礼拜朝向的显眼标志,这是每位礼拜者礼拜时的规定朝向。 先知寺现已增加了许多窑殿:

1:先知窑殿:位于天堂的花园,在宣讲台左侧。

2:奥斯曼窑殿:位于朝向墙边,是伊玛目礼拜的地方。

3:苏莱马尼窑殿:也被称为哈纳菲窑殿,位于宣讲台西侧。

4:法蒂玛窑殿:位于圣室内,夜间拜窑殿南侧。

5:圣地筛赫窑殿:位于丹凯艾瓦特后面,采用最新的梅吉迪亚式建筑风格。

先知寺的附属机构

先知寺有许多为游客服务的设施,包括:先知寺大学、先知寺研究所、先知寺图书馆、先知寺学院、古兰经与圣行学院、两圣地大门 ,以及先知寺综合百科全书。

先知寺大学

这是一所伊斯兰教法大学,于 2010 年落成。 它位于先知寺门廊内,旨在通过科学和现代教育技术在先知寺内提供关于伊斯兰教法的优质学术教育。 该大学还积极开展机构合作和参与社区活动,以服务于求学的学生和社会。 任何年龄的人,只要有高中文凭,就能在先知寺大学选择一个院系就读大学课程。 该大学按学科分为 5 个院系,授予以下专业的学士学位:伊斯兰教法、阿拉伯语言、《古兰经》及相关学科、圣行及相关学科,以及伊斯兰信仰学。

先知寺研究所

这是一所伊斯兰教法研究所,旨在培养具有正确教义和扎实伊斯兰教法知识的学者和传道者。 它位于先知寺的门廊内,可以让获得小学毕业证书的学生继续学习初中和高中的课程,研读伊斯兰知识,没有任何年龄要求。

先知寺学院

先知寺学院教授《古兰经》。 此外,学院还负责教授圣训和先知生平的文本资料。 学院负责收集、校正、整理这些文本,并向求学的学生传播这些文本。 古兰经学院、圣训和先知生平学院、培训和资格认证学院、游客服务学院,以及培训与远程数字学习单位都属于先知寺学院。

**媒体 [136484]**

沙特王国的先知寺维护工作

沙特王国始终精心维护先知寺,自开国国王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勒沙特的时代至今,先知寺一直都得到扩建、维护和开发, 其中包括:

维护先知寺的古旧建筑

沙特政府将维护先知寺的古旧建筑视为扩建工作的一部分。 维护工作包括保留先知寺雅致外观及所有元素;修复先知的窑殿;用新的白色大理石加固和覆盖天堂的花园的所有支柱;加强古旧建筑的支柱支撑力;为其完成铜质基座,并围绕铜基座安装高 2.5 米的铜质护栏。 另外还有:安装中央空调;用花岗岩覆盖东、南、西三面外墙,按扩建工程的标准加高墙面高度,使之与沙特整体建筑外观保持一致;将先知寺内部重新粉刷成米黄色,使之与沙特扩建工程的内部外观保持一致;修复穹顶和墙壁上镌刻的碑文和文字,以保持其美观和华丽;修复主宣礼塔及和平之门宣礼塔;在东南角新建百吉阿门,在礼拜朝向的门廊建一个门,供伊玛目以及在葬礼期间的礼拜者进出,或用作人多拥挤时的通道;在必要时更新绿色穹顶的油漆;以及安装新的灯具和吊灯。 直到今天,修复和维护工作仍每天进行。

扩建工作

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于 1949 年开展了沙特首次扩建工作 1953 年,先知寺扩建工程在中断 12 个世纪后得以恢复。 在扩建过程中,政府买下位于清真寺东、西、北三面的建筑和房屋。 此外,由于结构脆弱,苏丹阿卜杜勒·迈吉德大楼的北部被拆除,毗邻处增建了一个新区,而南部区域目前保持原样。 费萨尔·本·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在位期间,于 1973 年下令扩建先知寺,为此收购了先知寺以西的物业和住房。这些物业和住房在征收后被拆毁,业主得到了补偿。 哈立德国王在位期间,先知寺西南侧发生火灾。 那里的建筑随后被拆除,业主得到赔偿。 由于朝觐者、副朝者和游客人数的不断增加,同时先知寺也有扩建的必要性,于是法赫德·本·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开展了沙特第二次扩建工作。 这是先知寺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扩建工作,这不仅体现在面积上,还体现在扩建所花费的力度、建设的质量,以及所提供服务和设施上。 在阿卜杜拉·本·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统治时期,沙特阿拉伯王国于 2012 年开始对先知寺进行第三次扩建。该次扩建工作清空并拆除了先知寺范围内的建筑物,并给予了建筑物所有人补偿。 这些建筑物约有 100 处,分布在先知寺的东西两侧。 在沙特第三次扩建工作的第一阶段完成后,先知寺可容纳 80 万名礼拜者。 相比之下,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将重点扩建先知寺周围东西两侧的外部庭院。 两圣地忠仆萨勒曼·本·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勒沙特国王在位期间,下令完成禁寺和先知寺的第三次沙特扩建工作。

先知寺的电子服务

成立两圣地事务总署不仅是为了能让游客能够在安全、圣洁的环境中进行礼拜和完成仪式,也是为了在全世界突出两圣地的光辉形象,展示伊斯兰教和穆斯林的真正价值。 先知寺事务总局是两圣地事务总署的一个部门。 该局负责先知寺的所有宗教和服务事务。 此外,该局还负责让游客能够进行礼拜和完成仪式,并实现两圣地的科学和宣传使命。

两圣地灯塔:这个数字平台是先知寺事务总局推出的一系列服务的延伸。 它帮助提供宗教指导和宣讲,使游客能够通过顺畅且高质量的数字平台获得两大圣寺的相关服务。 通讯和信息技术部与禁寺和先知寺事务总署(即现在的两圣地事务总署)联合提出此倡议,旨在防止新冠肺炎疫情的扩散。 当时两大圣寺暂停礼拜,因此需要建立一个平台,播放两大圣寺的周五宣讲,以及其他科学课程、宣讲及讲座的内容。 这些措施有助于进一步传播知识、感化学习者,无形之中提升了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灵性修养,丰富了人们的信仰体验。

先知寺的渗渗泉运送

沙特政府为先知寺提供渗渗泉泉水,方法是将泉水从麦加的灌装站运送到先知寺的渗渗泉水罐中,运送的水罐配有特殊规格,可保护泉水免受任何影响。 平日,先知寺的渗渗泉日输送量为 300 吨,在某些季节,输送量可达到 400 吨。 先知寺内及其庭院有大约 14,000 个渗渗泉冷藏箱。另外,在先知寺东侧庭院一个叫“赛比勒宰姆宰姆”(公共渗渗泉) 的地方也有冷藏的渗渗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