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已成功复制

沙特·本·阿卜杜勒-阿齐兹·本·穆罕默德·阿勒沙特

saudipedia Logo
沙特·本·阿卜杜勒-阿齐兹·本·穆罕默德·阿勒沙特
文章
阅读时间为 1 分钟

伊玛目沙特·本·阿卜杜勒-阿齐兹·本·穆罕默德·本·沙特 (Imam Saud bin Abdulaziz bin Mohammed bin Saud)(1748 年 - 1814 年)是第一沙特王国开国国王的孙子,也是该国的第三任伊玛目。他被称为阿布·阿卜杜拉。在位期间,国家版图面积扩张至巅峰,国家实力最为强盛,政治、经济和科学地位得到极大提高,他也因此获得了“沙特大帝”这一称号。他以胆略见称,是一位令人生畏的军事指挥官,历经大小战役,却从无败绩。

伊玛目沙特·本·阿卜杜勒-阿齐兹的成长历程

他的全名叫做沙特·本·阿卜杜勒-阿齐兹·本·穆罕默德·本·沙特·本·穆罕默德·本·米克林。他于 1748 年出生在德拉伊耶, 母亲是奥斯曼·本·穆阿迈尔之女。他第一次参加统一沙特王国的战役是 1767 年与父亲一起随军前往苏代尔省的奥达镇。次年,伊玛目沙特接管了全部军队,指挥他们获得了连续胜利,扩大了沙特阿拉伯王国的疆域。

伊玛目沙特·本·阿卜杜勒-阿齐兹的品格

伊玛目沙特·本·阿卜杜勒-阿齐兹非常聪明,有着很强的记忆力和理解力。他被视作当时《古兰经》诠释、《圣训》、法理学和阿拉伯语语言学最重要的学者之一。他是一位能言巧辩的传教者和演说家,因口才出众、雄辩言辞和善于表达而闻名。他为人庄重而谦逊,裁决公正,在政策上具有灵活性。他热衷于不断追求知识,主张学习知识。在德拉伊耶时,他就监督举办阅读会和教学课程,有时还会亲自授课。尽管此地偏远且面临诸多麻烦和挑战,他还是会抽出时间去访问公共教学界,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对勤奋的学生作出奖励。

在位期间,伊玛目沙特·本·阿卜杜勒-阿齐兹既不专制,也不漠视建议。 众所周知,在执行任何有风险的举措前,他总是希望咨询学者和智者的意见。 当涉及到贝都因人 (Bedouins) 的问题时,他会召集他们的人民,积极寻求他们对自身事务的建议。 伊玛目沙特的胆略众所周知,以至于他的敌人都不敢面对他;一旦知道他要来,就会丢下一切匆忙撤退。 历史记载证实,伊玛目沙特在他指挥的所有战役中从无败绩。

伊玛目沙特·本·阿卜杜勒-阿齐兹参加了统一第一沙特王国的战役

伊玛目沙特·本·阿卜杜勒-阿齐兹与其父亲一起参加了统一第一沙特王国的战争,共同抵抗对手。 他成功占领了哈萨和汉志,在谢里夫·迦利布离开吉达后又占领了麦加,并留下他的兄弟阿卜杜勒-穆因·本·穆赛德掌管此处。伊玛目沙特到达麦加后,阿卜杜勒-穆因宣誓对其效忠,条件是他仍掌管麦加。伊玛目沙特接受这一提议,和平进入麦加,拆除了防御工事,也废除了不公平的税收。他与苏丹塞利姆三世通信,敦促他阻止埃及和大马士革总督派遣礼仪商队。随后,伊玛目沙特围攻吉达,在遇遭遇强大的防御工事后,最终撤退到德拉伊耶。 在他离开后,谢里夫·迦利布夺回了麦加·穆卡拉玛。 与此同时,伊玛目阿卜杜勒-阿齐兹被暗杀,留下儿子伊玛目沙特,却与奥斯曼帝国的伊拉克总督发生了冲突。尽管面临这些挑战,伊玛目沙特后来还是返回了麦加·穆卡拉玛,让此地重回他的掌控之中。

伊玛目沙特·本·阿卜杜勒-阿齐兹掌权

1788 年,41 岁的伊玛目沙特·本·阿卜杜勒-阿齐兹在其父亲伊玛目阿卜杜勒-阿齐兹的统治期间被封为王储。 在父亲被暗杀后,他于 1803 年被任命为沙特王国的伊玛目。伊玛目沙特完成了其父亲和祖父发起的国家建设和地区统一目标。他持续获得军事胜利;在位期间,国家实力最为强盛,版图面积扩张达到巅峰,他也因此获得了“沙特大帝”这一称号。

伊玛目沙特·本·阿卜杜勒-阿齐兹执政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军队整装待发,侵入伊拉克巴士拉。他率军围攻该城,摧毁了周围的所有防御工事。 此外,他还对祖拜尔进行了 12 天的围困,也对多个部落发动了战役。 伊玛目沙特也注意到,谢里夫·迦利布返回麦加罢免了其任命的总督,还有可能采取报复行动。这促使他下令在麦加·穆卡拉玛附近的法蒂玛河谷修建一座堡垒,向谢里夫·迦利布施加压力。 此外,他还指示指挥官阿卜杜勒瓦哈卜·阿布·努克塔赫发动对吉达的攻击。 阿布·努克塔赫的部队在距离麦加约一天半路程的海岸附近登陆。 得知这一消息后,谢里夫·迦利布调动军队加以抵抗,并阻止来自德拉伊耶的援军。 两军爆发冲突,最终伊玛目沙特的军队取得了胜利,迫使谢里夫·迦利布的军队溃散、撤退到麦加。

谢里夫·迦利布面临的压力愈发大。 除了军事和经济封锁,阿拉伯半岛还遭受了一场持续约 8 年的干旱,主要影响的是汉志省,而德拉伊耶则可以通过阿拉伯湾获得物资供给,这又进一步加紧对退守麦加的谢里夫的围困。伊玛目沙特向指挥官阿卜杜勒瓦哈卜·阿布·努克塔赫、奥斯曼·穆达菲和塞勒姆·本·舒克班下达命令,命其率部队前往麦加,阻止武装商队进入。意识到自己身处劣势,无力抵抗,谢里夫·迦利布寻求与伊玛目沙特和解,同意在朝觐后立即前往德拉伊耶,宣誓效忠、服从和忠诚于伊玛目沙特。 沙特军队指挥官们同意了这一请求,允许他们作为朝圣者安全进入麦加。从此,麦加·穆卡拉玛落入沙特统治之下。 完成朝觐仪式后,各指挥官都返回了各自酋长国的首府。

军事指挥官们在与谢里夫·迦利布订立和平条约的同时,也与麦地那的部落首领缔结了类似的条约,他们宣誓效忠、服从和忠诚于伊玛目沙特。伊玛目沙特派遣学者去教育民众,在他们之间传播对伊斯兰教的诠释保持宽容态度。 从此,整个汉志地区处于沙特王国的统治之下。

奥斯曼帝国对抗第一沙特王国的战役

奥斯曼帝国不满麦加·穆卡拉玛落入沙特统治,因此敦促奥斯曼苏丹命令其埃及总督穆罕默德·阿里帕夏对汉志组织军事行动。 这场战役于 1811 年开始,穆罕默德·阿里委派其儿子图孙率领战役,共有 14,000 名战士参战,配备了大炮、武器和战马。图孙控制了延布,随后向麦地那·穆那瓦拉地区挺进。 然而,伊玛目沙特已经调动了一支强大的对抗军队,由其子阿卜杜拉领导,共有 18,000 名战士,其中包括 800 名骑兵。 两军在阿尔萨夫拉山谷爆发冲突,冲突持续了 3 天。战役以图孙的失败告终,迫使他率军队逃往停泊着他们船只的延布。

图孙在麦地那·穆那瓦拉战役失败后向父亲请求增援,因此其父于 1812 年向他派遣了援军。 图孙利用增援的资源贿赂和引诱一些部落男子加入他的军队。 然后他行军到麦地那并占领了此地,而后继续前往吉达,由于和谢里夫·迦利布达成了秘密协议,他在那里没有遇到任何抵抗。伊玛目沙特离开德拉伊耶后,图孙和他的军队推进到麦加·穆卡拉玛,并于 1813 年占领此地。 于此同时,阿卜杜拉王子率领他的军队前往塔伊夫以东的 Al-'Ubaylah,并在穆斯塔法·帕夏的指挥下向图尔巴派出了一支分遣队。 不过,他们败退至塔伊夫,在那里与塔伊夫指挥官奥斯曼·穆达菲发生了冲突,后者有谢里夫·迦利布领导下的其他军队的支持。 最终,他们战胜了奥斯曼·穆达菲的军队,夺取了塔伊夫的控制权。

1813 年,伊玛目沙特袭击了驻扎在麦地那·穆那瓦拉附近哈纳基亚镇的图孙军队,迫使其投降。随后,他将目标转向图孙军队的盟军部落,向麦地那·穆那瓦拉郊区推进。同时,穆罕默德·阿里帕夏亲自率军远征汉志,导致谢里夫·迦利布踏上流亡之路,谢里夫·拉杰赫取而代之。谢里夫·拉杰赫后来逃亡到图尔巴,与沙特军队结盟。伊玛目沙特随后返回德拉伊耶,增援他在 Turbah 的军队。尽管遭受了奥斯曼军队的猛烈围攻和轰炸,Turbah 仍屹立不倒,直到图孙的军队战败被迫撤退。

伊玛目沙特·本·阿卜杜勒-阿齐兹之死

伊玛目沙特·本·阿卜杜勒-阿齐兹在统治沙特王国 11 年后,于 1814 年在德拉伊耶去世,享年约 68 岁。 他共有 12 个儿子,分别是:阿卜杜拉(后来的伊玛目阿卜杜拉)、费萨尔、纳西尔、图尔基、易卜拉欣、赛义德 、法赫德、米什阿里、阿卜杜拉赫曼、欧麦尔、哈桑以及哈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