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知寺的宣礼 (Call to Prayer in the Prophet's Mosque) 指的是在麦地那先知寺内开展的宣礼仪式。 宣礼由宣礼员主持,此人负责引导宣礼流程:宣布成拜词;在伊玛目身后重复拜词;召唤殡礼拜、间歇拜和夜间拜、祈雨拜、开斋节和宰牲节会礼以及月食和日食拜。
在先知寺开展宣礼仪式
宣礼员负责在先知寺的宣礼台上播送宣礼词。 此地是宣礼员进行宣礼、成拜词、在伊玛目身后重复拜词和节日大赞词的指定地点。 宣礼台是一个高架无顶的方形凳,距离宣礼台约 5 米远,由 8 根柱子从地面支撑,面积为 20(5 x 4)平方米, 可俯瞰“天堂的花园”和先知寺的窑殿。 最近一次翻修是在 1983 年。
先知寺伊玛目和宣礼员事务管理委员会
先知寺伊玛目和宣礼员事务管理委员会隶属于两圣地事务总署,负责管理先知寺宣礼,禁寺和先知寺事务总署成立之后则由该事务总署履行宣礼职责。 该部门的职责包括在祈祷前备好扬声器,检查扬声器的准备情况并测试性能,以及提供伊玛目和宣礼员所需的服务并满足其需求。
先知寺宣礼的历史
在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时代建造先知寺时,并未设立宣礼。 当时,无需宣礼和成拜词,先知会直接在社区中召唤大家礼拜,人们便聚集到清真寺参加礼拜仪式。
先知寺的宣礼恰逢礼拜朝向从阿克萨清真寺转为禁寺。 宣礼始于阿卜杜拉·本·扎伊德·哈兹拉吉和欧麦尔·本·哈塔卜(愿主喜悦他俩)这两位同伴共同的梦境。 先知(愿主福安之)证实了这一梦境的正确性,随后指示比拉勒·本·拉巴赫召唤礼拜者,正如现今在所有清真寺中听到的那样。
穆斯林们讨论了召集人们进行礼拜的方法。 一些人建议使用喇叭,另一些人则倾向于使用铃铛。 阿卜杜拉·本·扎伊德走近先知说道:“昨晚,我做了一个梦。 我看见一个穿着两件绿衣服的人,手拿铃铛。 我问他:‘你愿意卖你的铃铛吗?’ 他答道:‘你要用它做什么呢?’ 我说:‘我要召集人们礼拜。’ 他说:‘还有更好的方法,你想不想听?’ 我问他:‘是什么?’ 他说:‘一直重复‘真主至大,真主至大’,直到宣礼结束。’” 先知(愿主福安之)说道:“比拉勒的嗓门比你要大,和他一起去清真寺吧,然后教他如何宣礼。 ”
先知寺宣礼塔的历史
先知寺的首座宣礼塔由欧麦尔·本·阿卜杜勒-阿齐兹在韦立德·本·阿卜杜勒-麦立克哈里发统治时期建造。 清真寺的每个方位角上都设有一座宣礼塔。 然而,在苏莱曼·本·阿卜杜勒-麦利克统治期间,宣礼塔的数量却减少到 3 座, 这几座宣礼塔一直保留至 1184 年。 其中,东面的宣礼塔具有独特的筒仓式外观,而其余两座则采用塔楼的外观设计。
苏丹阿什拉夫·盖塔派在和平之门和仁慈之门之间建造了一座小型宣礼塔,称作仁慈之门宣礼塔。 奥斯曼帝国时期,东北面的宣礼塔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苏莱马尼耶宣礼塔。 随后,苏丹阿卜杜勒·迈吉德在扩建先知寺时,又在西北方向加盖了该寺的第 5 座宣礼塔,名为态势吉莱或哈晒比耶, 又名麦基迪耶。 然而,麦基迪耶在沙特家族第一次扩张期间被拆除,后在其原址上又建造了一座现代风格的宣礼塔。
先知寺的东北方向建有森家里耶、苏莱马尼耶和阿齐兹耶宣礼塔。 东南方向的宣礼塔至今仍被称为主宣礼塔。 该塔位于清真寺的绿色穹顶旁,沙特阿拉伯王国始终坚持对其进行维护、定期翻新及保养。 西南方向的宣礼塔名为和平之门宣礼塔。 西面的宣礼塔为仁慈之门宣礼塔,位于先知寺围墙外,毗邻 穆罕麦迪耶学校。
相关测试